28 何作霖.薄片内透明矿物鉴定指南.迷信出版社,1973.
14 Ho Tso-Lin.The Petrofabric Analysis of Wutai Schist and its Bearingon the Tectonics.Bull.Geol.Soc.China,1946,26:109—120.
2 何作霖.湖北大冶阳新一带火成岩分类.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刊,1930.
1952—1967年 任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研究员。
22 何作霖.结晶体结构学.地质出版社,1955.
19 何作霖.斜方晶体的消光角之盘算.地质论评,1947(12).
1927年,地质学家丁道衡随中国瑞典西北科学考察团在内蒙古发现白云鄂博大铁矿。1933年丁道衡深知何作霖在偏光显微镜方面有深沉的功底,便委托他研究白云鄂博的矿石。他具体研究了丁道衡采集的十几箱标本,用当时仅有的仪器偏光显微镜,发现了两种渺小的离奇矿物,当时定名为白云矿和鄂博矿(后来证明是茕居石和氟碳钙锦矿),并经中央研究院物理研究所光谱剖析,证实是稀土矿物。他大胆地猜测该矿稀土元素储量丰盛。当时,丁道衡指出此矿是有盼望的铁矿,而有关部门却以为是无稽之谈,可有可无。直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树立后,要建设包钢,白云鄂博矿山的地质勘察工作大范围开展起来。1958年中国科学院与苏联科学院组成结合考核队,研究白云鄂博矿的物资组成,何作霖被任命为中方队长,在他的引导下,经由几年的艰难尽力,终于查明,这个矿山不仅仅是大型铁矿,而且是世界上最大的稀土矿,稀土储量占世界总储量的80%。其矿物组成超过150种,可称世界之最。1959年又发现其中含有大批的铌和钽,证明这个矿为一大型的铌钽矿床,使中国成为世界上相对的“稀土大国”,国民不会忘却何作霖的功劳。1984年,包钢建设30周年成绩展览,何作霖和丁道衡一起被记入包钢史册。对一个矿物学家来说,这是人民最高的奖赏。
12 Ho Tso-Lin.Gefuegeanalysen von Quartzfeldspatgesteinen des Tanern-westends.(博士论文,存奥天时茵斯布鲁克大学,未发表)
1 何作霖.地轴的变动.东方月报,商务印书馆,1923.
1918—1920 年天津北洋大学学习。
早在1933年,何作霖就将费德洛夫旋转台的研究办法引入我国。1935年撰写了中国第一本《光性矿物学》,并被鉴定为大学教科书。他对大冶闪长岩、北京周口店花岗岩的研究与叶良辅对江苏宁镇山脉火成岩的研究标记着我国古代岩石学的开端。几十年里,他一直致力于光性矿物学研究和教学。他在费德洛夫法、斜长石的测定、双变法测定折射率技术、焦点屏蔽技巧和岩石磨片术方面的贡献,始终为后人称赞。中苏联合考察队的苏联专家无错误他十分信服。
1952年参加中公民主联盟。1959年当前,历任第三、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1967年11月在北京病逝。
4 Ho Tso-Lin.A Method of Locating Poles ofthe Stereographic Projec-tons without the Curved Ruler.Bull.Geol.Soc.China,1933,12:433—436.
1926—1928 年任河北大学传授。
7 Ho Tso-Lin.A Rapid Method for the DeterminationofPlagioclase bythe Ferdorov Universal Stage.Am.Min.,1935(20):11.
何作霖,字雨民。1900年5月5日诞生于河北省蠡县的一个书香门弟家庭。父何诸昌是前秀气才,曾在保定天津一带教书。何作霖的童年时期是在蠡县小汪村渡过的,受的是私塾教育。1914年考入保定育德中学,1918年毕业。在毕业仪式上校长王国光勉励学生要富国强兵,惟有开发地下资源才是基本措施。在这种思惟影响下,他投考了天津北洋大学采矿系。时值“五四”运动,北京大学工科并入北洋大学,校风为之一变,爱国运动很活泼。学生活动失败后,何作霖即随采矿系的大局部学生转入北京大学地质系,从师于李四光、丁西林。大学期间,因肺病休学两年,1926年毕业。随即在保定河北大学农学系任教授,讲解测量学和地质学。1928年北伐军开入冀南,河北大学受军阀褚玉璞把持,全部教人员奋起对抗,赶走了校长,学校停顿。何作霖南下,到上海投靠李四光,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从此走上了一心研究的途径。1930年因工作操劳,肺病复发,上海气象不宜,奉派赴北平研究院的地质考察所工作(编制仍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1932年提升为研究员,并在北京大学地质系兼任讲师。1937年北京大学迁校,他得到中华文化基金会补贴留学的机遇,于1938年5月赴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在著名岩石组构学家B.桑德尔(Sander)指点下攻读岩组学,他的才干很快露出出来,深受赏识。1940年获理学博士学位。随即到德国莱比锡大学任研究员,从事X射线结晶学的研究。1940年6月返国,他拟乘船往越南海防,赴桂林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辞职。途中,日军占据海防,他只得折回上海。中央研究院电令他在沪前北平研究院的镭学研究所工作。在那里他和物理学家陆学善建破了友谊,这对他后来在X射线岩石组构学获得开拓性贡献是有关联的。1941年12月,太平洋战斗暴发。上海“孤岛”不复存在,镭学研究所封闭,他潜回北平,闭门写作。1943年为生计所迫,在日伪统治下的北京大学及北京师范大学任地质学教授。此事是他毕生引认为遗恨的事。1945年抗战成功,日伪时代的北京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整编为北平暂时大学,他任地质系系主任。1946年经李四光推荐,到山东大学(在青岛)筹建地矿系,任系主任、教授,直到1952年为止。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初期,十分缺少地质职员,尤其是岩矿鉴定人才,他急国度之所急,为我国培养了一大量岩矿鉴定工作者,他们后来大多成为地质、冶金、轻工、化工等部门的业务骨干力气。1952年何作霖调到中国科学院地质研究所任特级研究员、矿物室主任。1955年任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何作霖在中国的岩石学和矿物学方面有极高的学术位置,然而他十分器重并发挥学术民主风格。一次他指定一个研究生研究某个方向的标题。这个学生有异议,他耐烦听取其申述理由后,感到主意可取,他非但不介意,反而热忱赞助学生制定造就打算,精心领导,成果这个学生在新范畴内做出了成就。几十年从前了,每当人们谈起何作霖先生时,无不悼念他学术民主作风以及他对青年人的严格训练和热情培育。1985年为纪念何作霖生日85周年,《岩石学报》出了留念何作霖的专刊。怀念他为祖国的地质事业作出的宏大贡献。
1920—1926 年北京大学地质系学习(患肺病休学两年)。
1946—1951年 任山东大学地矿系系主任。
我国近代矿物学和岩石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
16 Ho Tso-Lin.A Modified Schiebold Rotation Goniometer for the Cylin-drical Film and a Device for Autographic Analysis of the Photographs.Bull.Geol.Soc.China,1947,27:387.
稀土资源作出了重大奉献。他长期致力于光性矿物学的研究和教养,他的《光性矿物学》是主要的教材。他仍是我国岩组学的开辟者。在世界上最早发展X射线岩组学研究,并发现了X射线岩组学照相机。代表作《赤平极射投影在地质学中的利用》享誉海内外。21 何作霖.岩浆之单元均衡性状与其共生火成岩天生上之意思.地质论评,1952(17):3.
1928—1943 年在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任助理研究员、副研究员、研究员。
简历
18 何作霖.地质科学的新部分《地质力学之基本》书评.科学,1948.
20 何作霖.玛瑙及矽化木的成长型岩组.山东大学学报,1951(2):1.
1946年 任北京常设大学地质系系主任。
23 何作霖.岩石制片术.地质出版社,1954.
1955年 入选为中国科学院地学部学部委员。
我国岩组学的开拓者
1938—1940年 奥地利茵斯布鲁克大学当研究生,获理学博士学位,后在德国莱比锡大学任研究员。
岩石组构,即岩石中矿物的排列情势,它反映了岩石构成时、造成后变形受力的情形,能给地质学研究供给重要的信息。早在30年代初,何作霖就灵敏地捉住这一新方向。石英的组构类型中有两种是他发现的。他最先研究硅化木的生长组构。他的著作已成为岩组学的经典著述。到奥地利深造后,既进步了学术程度,总裁阅读,又大大宽阔了眼界。信心将X射线引入岩组学中来。是他设计并制成世界上第一台X射线岩组相机,并发表了有名的论文。在中国科学家中,何作霖是第一个对X射线照相技术有发明创造的人,他还改良过德江—鲍门式单晶相机,并设计了说明相片的规尺。在40年代,中国机械制作业十分落伍的情况下,能有这样发明创造,实属难能宝贵。研究岩组学的重要工具是“赤平极射投影”。他在这方面的成就很深。他用此法,借助航空相片能够计算出断层面的产状,与实地丈量相符。他的名著《赤平极射投影及其在地质学中的应用》一书,是我国构造地质学和岩石矿物学工作者必读的工具书,也是世界上第一部这方面的专著。
27 何作霖,郭金弟,何永年.白云石大理岩的实验岩组学研究.地质科学,1965,3:288.
24 何作霖.断层面的测算.地质学报,1953(32):4.
1900年5月5日 生于河北省蠡县小汪村。
17 何作霖.X光资料鉴定术.世界科学时报,1947(14):4.
1932—1937年 兼任北京大学地质系讲师。
13 何作霖.用X光研究岩组之方式.(伪)北京师范大学学刊,第二集,1943.
为开发我国稀土资源作出重大贡献
10 Ho Tso-Lin.An Unusual Porphyritic Texture of the Fang Shan Granodi-orite.Bull.Geol.Soc.China,1937,16:417—420.
1943—1945年 在北京大学和北京师范大学地质系任教学。
1967年11月 在北京病逝。
1959—1964年 为第三届、第四届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委员。
1940—1941年 回国在上海前北平研究院镭学研究所工作。
何作霖治学谨严、谦逊谨严、不厌其烦。几十年如一日,以其明察秋毫的察看力在偏光显微镜下工作,记下了多少大本矿物的光性特点。在“文明大革命”的喧嚣声中,仍闭门著书,自己亲身缮写和英文打字,实现了最后一部专著:《薄片内透明矿物鉴定指南》。他常说,本人在地质学中只懂得岩石矿物这个分支学科,对其余学科不甚了了,不能沉默寡言。常对青年人说:“你们新思维多,有些货色我还不懂呢,你们自己勇敢干吧”。这些话出自一个特级研究员之口,不能不说是反应了他谦虚之美德。他严厉请求手下青年人,制订出一本青年人基础功训练条例,划定了每个刚加入工作的人要练习的内容,要做什么试验,要看什么标本,什么薄片,要写多少讲演。差一丝一毫也决不放过。不外此关,毫不调配研究义务。当时张劲夫副院长,对此非常赞美。何作霖对手下工作的人,只有他有所发现,就倍加称颂,激励其写成论文,亲自辅助修正(包含英文),并推举到有关杂志发表。
6 Ho Tso-Lin.Notes on Some Rare Earth Minerals from Beiyin Obo,Suiyan,China.Bull.Geol.Soc.China,1935,14(2):279—282.
1951—1952年 任山东大学教务长。
3 何作霖.弗氏旋转台用法阐明.中心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专刊,1933.
25 何作霖.赤平极射投影在地质科学上的运用.科学出版社,1958.
11 何作霖.用弗氏旋转台研究矿物岩石之方法.地质论评,1937(2):2.
重要论著
15 Ho Tso-Lin.The Petrofabric Analysis by Means of X-ray.Bull.Geol.Soc.China,1947(27):2,265.
8 何作霖.光性矿物学.商务印书馆,大学丛书,1935.
26 何作霖.X射线岩组学.地质科学,1964,1.
5 Ho Tso-Lin.The Anorthoclase Perthite of Chu ChiaTsian,Chekiang.china,Bull.Geol.Soc.China,1934(13):1.
何作霖,矿物学家、岩石学家、地质教导学家。是我国近代矿物学跟岩石学奠基人之一。他发明并研讨了白云鄂博铁矿中的稀土矿物,为开发我国
9 Ho Tso-Lin.The Granite Intrusions of the Western Hills of Peking.中央研究院地质研究所丛刊,1936(5).
相关的主题文章:- 我才译出
- 今年6月14日
- 胡续冬既是该网站的高层治理者
- 很轻易使考核进程成为考察者与被考核者的博弈游戏
- 确破一个明白、简略跟从事实动身的目的
- 这样才干使员工豪情爆发
- 事迹考察成果也是员工任用的根据之一
- 跟着人在企业中的位置的一直回升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上一篇:我才译出
下一篇:均一时之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