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源:北京晚报
石驸马大巷后宅胡同——
回回营的故居为现在闹市口大街南端一带,宽敞的马路,嘈杂的车海,现在这条大街已经没有了胡同的陈迹。在此之前,因为生运动荡不安,李大钊随友人一起流浪,直到1918年1月,他受聘为北京大学图书馆主任,生涯才有所改良,并将乡下的妻子和孩子接到北京,租下回回营2号院的房子居住。后来,李大钊被聘为了传授,社会位置与个人收入也增添不少,但他依然过着“黄卷青灯,茹苦食淡,冬一絮衣,夏一布衫”的油腻日子。“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大钊先生题写给别人的这帧集古人句的对联,正是他寻求人格完善的写真。1919年暴发的五四反帝爱国运动,恰是李大钊进步思惟影响推进的成果,他自己也参加了这一活动。大张旗鼓的革命活动引起反动政府的恐慌,并预谋对他进行危害,鉴于局势危急,李大钊于1919年7月举家回家乡避难。
竹竿巷即今天的旭日门内南小街竹竿胡同,只是现在已经成为新的小区。1916年冬天,在反袁斗争中出任护国军秘书长的章士钊,由上海来到北京,被蔡元培聘为北京大学教学兼图书馆主任。是年年底,他欲在北京恢复仅出刊10期就因加入反袁奋斗浪潮而停刊一年的《甲寅》杂志,便辗转找到正在皮库胡同埋头写作的李大钊和高一涵,邀请他俩出任《甲寅》的编辑和重要撰述。章士钊续办《甲寅》的盘算,正合李大钊和高一涵的志愿。当时,因《宪法公言》的专门性较强,思维异样活泼的李大钊极想找一个发表自己的诸多政见和主意的园地。经多少个人独特商讨,决议将《甲寅》由杂志版改为报纸版,出版时效性较强的《甲寅》日刊。1917年1月,高一涵伴随李大钊搬至朝阳门内竹竿巷一个寂静的宅院,仍然同租一室,专事《甲寅》日刊的撰稿、编纂等工作。《甲寅》日刊于1917年1月28日创刊,李大钊特地写出开篇之语《〈甲寅〉之新性命》,为《甲寅》的新生鼓与呼。7月下旬,李大钊自故乡乐亭返回北京未几,就产生了张勋复辟事件。李大钊与高一涵双双脱离了改印复辟一时的清朝年号的《甲寅》日刊。李大钊避走上海,到11月中旬方返回北京,继而被章士钊推举,应蔡元培之聘,出任专职的北京大学藏书楼主任。
铜幌子胡同——
皮库胡同名称的由来据说是由于它最早是清朝皇家贮存裘衣的处所。顺着曲曲折折的二龙路走进这条胡同,北面是北京师范大学试验附中,而胡同南侧已经是小区了,胡同还算宁静,有派出所、有小区、有饭店、有幼儿园、有菜馆……但已经很难断定当年李大钊在这条胡同的哪里栖身过了。《白坚武日记》第36页记录:“9月7日,遂同泽民至皮库胡同新宅,守常本日移居于此。”阐明李大钊寓居在皮库胡同。李大钊、白坚武、张泽民同住皮库胡同,他们三个人被称为“北洋三杰”。高一涵在一篇名为《跟大钊同道相处的时候》的文章中也曾说过,他们“在失业时心安理得,每天读书和研讨问题,意志毫不向境遇抬头”。
1923年“二七”惨案后,李大钊被当时的北京政府通缉。石驸马后宅35号成为北京政府监控的重点。后来,李大钊家就搬到西城铜幌子胡同去了,常有一些人到院子里捣蛋。当时李大钊正在广东参加公民党第一次代表大会,夫人赵纫兰怕孩子们有危险,匆忙把家搬到铜幌子胡同甲3号(西城区闹市口南街的铜光胡同,现在已经无存)。铜幌子胡同故居当时的旧门牌是甲3号。
80年前,中国共产党主要开创人之一李大钊在北京殉难。李大钊从1915年自日本留学回国后来到北京,直到1927年4月遭奉系军阀杀戮,在北京居住时间长达十余年,曾居住过8处居所。即:西单皮库胡同,朝阳门内南小街竹竿巷(现名竹竿胡同),闹市口回回营2号(今闹市口南街),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宣武门内铜幌子胡同甲3号(今铜光胡同),邱祖胡同(后改邱子胡同,现已拆除),府右街后大坑朝阳里4号(今后达里),东交民巷18号。本报在此特追寻他在北京的脚印,与读者一道怀念这位革命前驱。
回回营——
北京市西城区启动了李大钊故居腾退、修理工程,这里已开拓为留念馆。在此居住期间,能够说是大钊人惹事业的第一个黄金时期,也是他异常繁忙的时代。这里仍是中国共产党当时的主要活动地点,中共北方区委的一些活动就在大钊的家中举办。李大钊无比爱好这处住宅,在这里招待过很多各界人士和青年,这里是他与妻子儿女生活在一起最快活、最开心的地方。次子光华、幼女钟华诞生在这里,宗子葆华、长女星华都是在这里潜移默化,终极走上了革命道路。
向阳里——
曲子胡同清代讹为邱子胡同,清末为邱祖胡同。民国初年属内右二区,邱子胡同易名为邱祖胡同。因货色街巷均到西墙为止,往来交通不便,在邱祖胡同及卧佛寺街西端挖一豁口式城门,未设门洞与门扇,规制简略,因凑近长安街而称长安门。北京解放后,因西郊的建设蓬勃发展,与城区之间的交通量增大。振兴门城门洞至长安街间的旧刑部街、报子街、卧佛寺和邱祖胡同宽度只有5米,远不能满意日益增加的交通流量,同时亦不能疾速分散每逢重大节日的游行步队。从1956年7月改革工程开端,拆除旧刑部街、报子街、卧佛寺、邱祖胡同之间的屋宇2500余间,将中兴门城门洞、鹫峰寺中的局部殿宇、报子街东口的同懋增纸行拆除。1957年9月工程竣工,途径拓宽35米,目前这里基本没有一点历史上胡同的影子。
东交民巷——
李大钊一家在石驸马大街后宅胡同35号住的时光最长,即从1920年春季到1924年1月。1920年初,情势稍有好转,李大钊重返北京,租赁了石驸马后宅35号(现西单文华胡同24号)院居住,这是一座三合院,大门坐北朝南。正房三间,是卧室、餐室和子女读书处,东厢房为往来亲友居住,三间西厢房是李大钊的书房与会客的地方。院内有海棠树3株,院子南边是花畦和盆花。李大钊在忙碌工作之余,亲身栽培花木,环境因而幽雅整齐。在这里,李大钊居住了4年。几年前,我曾经去过这里,那时那里有好多居民,里面自己搭建的小厨房和常设房子星罗棋布,路两边挂着凉晒的衣服……
东交民巷是北京最长的胡同,旧称江米巷。八国联军攻占北京后,丧权辱国的《辛丑公约》一签署,东江米巷就成了使馆区,改为东交民巷。李大钊居住在原苏联使馆西院(现东交民巷西口路北侧,已拆除),是已放弃的旧俄国兵营,还曾经是庚子赔款委员会的原址。在这个俄罗斯作风的院子里,现在住着良多居民,一家挨着一家,还有许多本人搭的屋子。一些居民问我这里是不是要建李大钊的博物馆?一个居民还告知我,在他们这里西面的一家,当年就是关李大钊的地方,连当初窗户上的铁窗都是当时留下来的。
邱祖胡同——
竹竿巷——
皮库胡同——
李大钊一家在北京最后的居住地是府右街后大坑旭日里。这里的房子和门前的街道十分广阔,环境舒服。向阳里旧居(现西城区后达里),当时的旧门牌是3号。而今这里已经是一个大杂院,甚至走进这个大门,里面也不人可以说的明白这里和李大钊有什么关联。一个姓王的中年人,只能够记起他家是上世纪50年代买了这个房子,北京大学总裁班,以前的大门是向南的,后来才改向东。以前古色古香的大门,已经拆除了,现在还可能在屋檐边看出当年大门的痕迹。1924年冬,李大钊从苏联回到北京,租赁了此处的房子居住,家人得以从新团圆。
相关的主题文章:- 施永辉 “热忱弥漫做最好的本人”
- 新浪危险投资栏目参谋王德全
- 教导家潘菽铜像在南大落成
- 抗日名将孙元良在台去世 遗言迁葬南京
- 扬州大学落成校友任中敏铜像
- 我的读书生涯
- 我的舅祖父陈独秀
- APEC引导人会议周将于11月5日至11日举办
看过本文的访客还看过下面的文章:
- 北京大学总裁班开办以来至2016年已举办57届
- 北京大学总裁班太多 该如何选择?
- 2006/2007年度中国最佳教养案例评比候选案例作品征集函
- 乡土中国学会、马克思主义学会讲座:中国农业不能再抄西方模式
- 周五(11.16)学术讲座具体信息
上一篇:施永辉 “热忱弥漫做最好的本人”
下一篇:李静:投身银保是一种荣幸